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18-09-1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委),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浙委发〔2017〕42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的意见》(浙委办发〔2014〕11号)、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浙组〔2017〕5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造就一批引领创新创业的核心人才队伍 ,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 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帮助高层次科技人才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和国家重大研发需求,掌握国家和浙江省最新科技创新政策精神,增强创新战略意识,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引领我省社会经济发展。

    根据《关于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的意见》和《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省委、省政府将建设100个左右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遴选支持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力争用5年的时间,对已经及即将评审为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负责人、核心成员,“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努力将高层次科技人才造就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熟悉科技战略与前沿的高端人才。

    二、培养对象

    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

    三、培养形式

    (一)国内高级研修班

    聘请国际、国内创新创业人士授课,解读国际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研讨提升学员对创新驱动发展趋势、世界科技创新前沿等准确判断;通过实践课程、实地调研走访、体验式交流和考察,深入学习政府科技管理、高新园区、创新载体、众创空间、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知识,造就一批既懂科技又懂管理、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领军型创新创业科技人才队伍。

    国内高级研修班的办班时间一般为10-15天,每年举办1期,每期人数为30人左右。

    (二)出国(境)培训班

    出国(境)培训班每期计划选拔20名左右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年龄不超过55周岁,重点选派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外语能力较强的中青年人员。培训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境)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培训,通过一段时期的国(境)外学习与实践,培养学员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让学员熟悉和了解国际科技创新最前沿、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管理理念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经验,形成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推动形成深入融合的开创新局面。

    出国(境)培训班的办班时间一般为14-21天,每年举办1期,每期人数为20人左右。

    四、组织领导

    (一)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由省人力社保厅、省科技厅牵头负责,国内培训由省人事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组织实施;国(境)外培训由省外国专家局、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工作,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协调,各高校院所、企业积极配合的培训机制,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培训人员的选定工作,把那些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硬正派、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强、创新业绩显著或有较大的创新潜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选送出去培训。用人单位要为领军型创新创业和“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训提供经费、时间保障等各项支持

    (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经费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有关企业和基金会资助一部分、派员单位和学员个人自筹一部分的方式筹措,有关承办机构要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93 

    18浙人社发95号(2红头).pdf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