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级引领企业经验交流(13)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19-03-07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级引领企业经验交流(13)

 

构建企业自主评价培养体系

 持续培养高技能人才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前身为舒尔安摩托车配件厂,经过近30年的技术沉淀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全地形越野车(ATV、UTV)、游艇、大排量摩托车及配套水冷发动机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企业。

春风坚持自主品牌培育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目前公司拥有境内专利437项、海外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境内商标43项、境外商标113项,并先后参与起草11项国家标准。公司自主研制的CF650G摩托车成功入选成为国宾护卫专用车,并成为国宾车唯一指定生产单位。此外,公司凭借高端的制造能力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智能制造国家试点示范单位、浙江省重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中心等多项称号。

公司的高端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源于对技能人才的持续培养。创建伊始,公司就着力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其中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更是适应了春风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人社部门及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评价过程的指导下,公司形成了一套特色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于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工作,我公司的总结经验如下:

一、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体系

逐步建立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一直是春风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方向和目标。通过不断的实践及完善,现已形成具有春风特色的全面且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拓宽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方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

春风的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的特点可概括为三点:

(一)双通道的技能人才发展路径

春风打通了技能人才发展的通道,提供专业通道及管理通道两个方向的发展路径。专业通道可经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发展至工程师、主管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乃至总工程师;管理通道可向班组长、主管、车间主任乃至副总经理发展。岗位晋升过程中实现公开化的岗位竞聘,技能人才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逐步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平台

公司构建了学习平台及资源平台两大平台作为支撑。学习平台通过新员工系列培训、多功能工培训、学历教育及班组长特训营等覆盖从员工入职以来的系列培训,为员工提供个人素质提升的各种培训机会,满足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诉求;通过等级评定、技能鉴定、技能大比武、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让员工“只要有能力,就有展示的平台”。资源平台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术攻关及校企合作,为高技能员工技术交流和发展提供多样的内外部资源。此外,《员工培训管理标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技能岗位能力评价规范》、《内训讲师培训及认证规范》、《内部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完善的企业规范制度保证了实施的有效性,所有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有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寻。

(三)有效的挂钩和激励机制

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平台建设、发展通道与等级挂钩,等级制度与评价体系又与薪酬绩效挂钩,除原有的绩效薪酬外额外提供特殊岗位津贴、员工培训补贴、技能等级薪资等多种薪资制度。在员工发展中加入讲师机制和师带徒,增加了技能员工的荣誉感,也使得技能员工的能力反馈给公司,优秀的技能得以延续。

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方式

(一)企业人才自主评价

结合外部评价办法实现摩托车维修工、检验工、叉车工等多种工种的认定、鉴定,形成自己特有的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体系是春风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方向。

2013年,公司参照外部《摩托车维修工》的培养方式,在区人社局的指导下,对照企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结合岗位重要程度,编撰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摩托车检验工”和“摩托车维修工”两个工种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尝试着进行春风动力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自2015年余杭区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我们春风动力按照区里的评价实施意见,参与技师直接认定,并由认定技师在2016年建立春风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成员一起,主持开发和讲授“中级摩托车检验工”一系列课程,并与临平职高、技工院校等技能人才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了叉车工、电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和摩托车维修工等关键岗位工种的多点开花。

(二)内部技能等级鉴定

内部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是春风结合企业人才自主评价经验,建立的覆盖全生产体系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创新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方式。

在2015年制订企业自主评价体系,为实现对所有关键岗位技能人才的技能评价认定,公司建立了内部技能等级鉴定评价体系,2015-2016年在整车制造部进行试点,2017年推广至全公司,2018年进行制度修订及保障、激励机制的完善。覆盖7大关键岗位,跨分7个等级并与外部国家认定等级相对应。制定《内部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管理办法》、《内部技能等级鉴定考评员制度》、《岗位评价标准》、《春风动力技能等级鉴定题库建设》等多项相关制度规范。内部技能等级评价全过程严格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所有标准公开透明,考评员进行公示并遵循回避原则,考评过程接受人力资源部及所有员工监督,实操考核匿名评分,考评结果进行公示。考评结果进行动态管理,与绩效挂钩的动态技能津贴激励机制,以既可以持续保持技能人才创新活力,又可以体现技能对企业发展的价值贡献。

(三)技能大比武

技能大比武是春风创新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之一,协同各部门、工会,结合公司的实际的岗位需求,以技能竞赛的方式突出技能表现优秀的员工,并对员工进行激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技能比拼的热情。

除对焊工、叉车工、整车检修、整车装配、发动机装配、喷涂等各一线关键岗位进行评比外,还加设英语、财务类比拼。以技能大比武为平台的技能比武,充分的调动了员工参与技能比武的积极性,2017年技能大比武参赛人次194人,2018年参赛人数达到了427人次,多人被聘为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结合公司“传、帮、带”的人才培养理念,先后选聘了四批共50多人的技能带头人,发放讲师津贴,以师带徒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在技能大比武中获奖的技能员工可获得内部技能等级鉴定破格资格,与内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相挂钩。

(四)技能大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充分发挥了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专利开发、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技术创新和带徒传技的重要作用,更是公司内部、区市技能人才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2016年春风建立摩托车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被评选为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公司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全员技能水平的平台,培养和鉴定员工两百余人次。成立后,组织工作室成员与老板集团、西子电梯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并与温州大学机械系合作培养。

公司通过不同的认定办法对不同的人员进行认定。“直接认定法”重点认定技师,保留那些工作业绩、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方面有重大突破,解决了高难度工艺难题的员工。“企业人才自主评价”与“内部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结合内外部认定标准,认定关键工种。“技能竞赛法”用于实操技能突出的员工,结合员工的发展路径,创新自主评价的方式,让员工不断成长。通过技能大比武,师带徒,技能大师工作室让员工获得荣誉感,实现自我价值,使优秀的技能员工起到引领作用,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制造能力的提升上。

三、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的成果

春风秉持着让员工自我激发,不断成长的理念。通过人才培养,开发更有效的资源为员工提供提升机会。公司现有技能人才732人,技能人才占一线员工比例72%。通过企业人才自主评价,培养出摩托车维修工五级23人、摩托车检验工四级39人、叉车工三级35人、摩托车维修工三级21人、技师1人;内部技能等级评定465人;为了保证高技能人才的持续输出,公司先后建立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被评为杭州市级技师工作站,组织公司多次技能培训,领衔人也被认定为余杭区E类人才。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之后,结合公司讲师体系,聘用多名高技能人才为公司内部讲师,形成电焊工系列课程、检验工系列课程等课程体系。结合公司“传、帮、带”的人才培养理念,先后选聘了四批工50多人的技能带头人,发放讲师津贴,以师带徒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吴传芳、张运书、范黎明、钱洪武等先后被聘为余杭区“职业技能带头人”,钱洪武还被评为“余杭工匠”获余杭区E类人才。其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90%以上都是在工资系数较高的岗位,不少员工晋升到班组长或者工程师的岗位。我们也惊喜的发现了员工主动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工艺革新的步伐越来越快,员工流动率、产品次品率也降低的可喜局面,实现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的双赢。

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全面构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体系,整合出更加符合公司实际的方式方法。找出内外衔接匹配的点,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扩充评价的工种,尽可能覆盖多的员工;思考与多能工培养相结合,把岗位人数较少的,合并到关联度高的上下游工种。

(二)建立技能人才梯队,并与发展通道相匹配。通过企业人才自主评价遴选出关键岗位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着重对其进行培养。借助内外部资源,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平台。从物质奖励到精神奖励逐步让员工有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