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就地调、联合调、网上调、全程调”东阳构建全域多元调解格局

发布时间: 2021-10-1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感谢工作人员这么快帮我解决了工伤理赔。”近日,贵州籍员工小王在东阳某企业工作时不慎割伤了手指,最终被鉴定为工伤十级伤残。他向东阳市仲裁院咨询工伤理赔相关事项,仲裁院工作人员收到小王诉求后,立即启动网络平台调解仲裁,10个工作日就帮小王落实了工伤理赔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近年来,东阳致力推进“以调为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新格局,积极拓宽化解渠道,构建“就地调”“联合调”“网上调”“全程调”的全域多元调解格局,全面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基层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东阳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优势,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就地调”。东阳通过已建成的乡镇(街道)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企业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实现“属地调”,确保矛盾纠纷基层化解。在此基础上,东阳还通过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建筑工地调委会、社区在线调解和数字化仲裁庭等,确保矛盾纠纷“一线调”“就近调”。

针对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多发的情况,东阳构建群体性联合调处机制,组织政法委、司法、信访等10个部门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采取“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的集中办公模式,联合落实、稳控、调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对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涉及其他领域欠薪及违法用工的,抽调各领域骨干联合会诊、现场办公、合力攻坚。

为提高仲裁网络调解率,东阳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或“浙里办”APP预约申请,在线上进行仲裁调解,实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零次跑”。建立仲裁数字化指挥中心,由省仲裁调解能手、仲裁院业务骨干常驻中心“坐镇”,远程参与基层合议庭审理,全程指导调处各类疑难案件。在乡镇社区打造数字化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实现三级网络仲裁系统联网,促使调解、庭审全流程网上通办。

“在仲裁过程中,采用‘立案前、通知送达时调、证据交换时、开庭审理时、文书送达时必调’的‘全程调’工作法。”东阳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阳还建立人社部门内部联动调处机制,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条龙服务,凡当事人涉及社保、工伤、就业等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的,均由人社部门采取内部运转的方式予以落实,为工伤认定、监察投诉、仲裁申请等三个阶段调解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东阳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17起,调解案件1386件,调解率达97.8%,成功调解1360件,调解成功率达98.1%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