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云和:“智慧仲裁”应用提升 数字化激发调解仲裁新动能
|
|||||||
|
|||||||
今年以来,云和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省、市人社系统数字化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和部署下,先试先行,紧紧围绕优化劳动人事仲裁办案程序、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的维权需求,全方面梳理劳动人事仲裁各项数据指标、核心业务和应用场景,积极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与流程,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仲裁办案效能,全力做好提升“智慧仲裁”应用建设工作。 一是整合平台资源,实现仲裁系统迭代升级。充分利用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平台、仲裁办案系统以及“浙里办”调解仲裁功能,提升调解仲裁数字化应用能力。县仲裁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模式改革,大力推广调解仲裁网络平台和“浙里办”调解仲裁功能,以线上操作代替线下申请,让当事人随时随地查询案件处理进度,实现仲裁程序全流程在线办理,当事人足不出户、在线维权。截至12月中旬,全县劳动人事仲裁网络办案量为115件,网络办案率已达43.7%。此外,数字化改革引擎推动仲裁办案系统迭代升级,仲裁业务内部处理更加顺畅,进一步提升了仲裁办案流程规范化、系统化、智能化水平。 二是再造应用场景,实现审查、速裁机制重塑。县仲裁院围绕“调解协议仲裁审查”和“工资、工伤速裁模式”两大应用场景,进行测试、优化和正式应用。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服务平台和“浙里办”调解仲裁模块中提供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申请、办事进度查询功能,同时,集成电子签章,实现仲裁审查文书在线查看和下载,劳动者调解协议仲裁审查“一次都不用跑”,优化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程序,促进基层调解与仲裁工作有效衔接,截至目前,仲裁委共办理仲裁审查案件72件,涉及金额225.41万元。同时,在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基础上,县仲裁院积极开展工资、工伤案件速裁模式改革,审理时限从原先的45天调整至15天,缩短办案时限、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实现单一劳动争议案件快速办结,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仲裁委共通过速裁模式办理案件27件,涉及劳动者35人,涉案金额65.73万元。 三是打造数字化仲裁庭,实现线上线下庭审融合。在优化原有仲裁庭软件、硬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具备开庭同步、庭审实况采集、语音激励、庭审实况存储和点播等功能的线下数字化仲裁庭,同时,对接线下“互联网+庭审”系统,实现庭审录屏、庭审笔录、庭审直播点播等庭审案件信息全省系统共享,仲裁庭审不再受空间、地域限制,当事人身处异地也可参加庭审,极大地减少了当事人维权诉累,提升了仲裁办案效率。9月初,我县建成全新的数字化仲裁庭并投入使用,并于10月中旬再次进行远程庭审系统升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