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构建“五调”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1-06-0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复杂化、法律诉求多样化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剧增的现状,市劳动仲裁院坚持“以调为先、以调为主、调裁结合”原则,通过“基层调”“全程调”、“线上调”、“公益调”、“联动调”,积极构建劳动纠纷多元调解新模式,切实发挥调解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使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化解,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一、乡镇调解中心“基层调”。一是制度保障。市仲裁院推行委托调解制度、仲裁员分片联系制度和调解书置换制度,让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中心下移、关口前移,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委托调解制度和调解书置换制度让基层的劳动调解员处理简易案件,加快整体案件处理速度,保证调解效力,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利益;分片联系制度强化了市仲裁院和各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员的联系,形成区域联动效果,提升劳动争议处理的速度和质量,减少了市仲裁委受理的争议案件数量;调解书置换制度保证了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余姚市仲裁委的委托调解制度和分片联系制度,强化仲裁员与乡镇(街道)调解员的联系,负责为基层调解过程提供法律解答,收集基层反馈的调解结果和难点,强化基层调解能力。2021年1月至5月,全市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共调解413件。二是队伍保障。在已经基本建立乡镇街道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市仲裁院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强化劳动争议调解队伍建设,对全市范围内的基层调解员队伍不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调解技巧等相关培训,强化基层调解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各乡镇(街道)调解员发挥基层调解工作人员作为企业与市仲裁院的中间联系纽带作用,了解辖区内争议发生共性问题,以调解促进用工单位相关制度建设,从根源上降低劳动争议发生频次。同时仲裁院制定了乡镇(街道)调解员补贴的发放考核制度,将调解员的工作情况纳入补贴发放的年度考核范围,以考核促激励,提升基层调解员的积极主动性,切实提升强化基层工作人基本保障。

二、仲裁部门“全程调”。一是建立案前引调机制。市仲裁院建立了案件受理前的引调机制,在收取案件材料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先指派专门的仲裁工作人员进行案前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为当事人出具调解书或引导双方签订协议;对一方不愿意调解或7天内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予以立案处理。二是建立“一案四调”机制。仲裁员在处理案件中,通过案前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始终将以调解为主的思路贯穿于办案始终,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三是建立周五大调解机制。为缓解案多人少庭少的困境,优化办案资源,进行案件繁简分流,对部分事实清楚、标的较小的案件,简化办案流程,通过推行周五大调解,优化办案资源配置,加快案件处理速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入复杂的疑难案件中。2021年1月至5月,通过周五大调解机制共调解案件115起,占案件受理总量的20%。

三、网络平台“线上调”。为方便当事人维权,余姚市仲裁院充分运用“互联网+仲裁”思维,推行“掌上仲裁”和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案件的受理、调解,并积极引导当事人申请网络调解。网络调解平台中的调解员都是具有丰富调解专业经验和办案能力的,当事人申请网络调解后,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网络调解专家进行调解。调解专家在接收案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及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线上调解,必要时视频调解,调解成功的当即在网上签署调解书,如调解不成就及时转立案处理,极大地方便了前来仲裁的群众,真正实现零跑次。2021年以来,通过网络调解平台共调解案件48件。

四、青年律师“公益调”。一是建立律师兼职仲裁员队伍。为了增加案件处理人手,提升案件调处效能,减轻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的压力,市仲裁院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劳动纠纷调处,发挥律师在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中的作用,2020年底向余姚市范围内的律师事务所招聘了15名律师兼职仲裁员。市仲裁院通过向律师兼职仲裁员分派劳动争议案件,实现案件的分流处理,通过律师兼职仲裁员的调解,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速化解,进一步提升案件处理效能。截至目前,律师兼职仲裁员已化解劳动争议87件。二是发动青年律师志愿者参与。为更好地让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前期,增强劳动争议调解力量,市仲裁院联合市团委开展“青年律师参与劳动纠纷调解公益服务行动”,发动青年律师开展公益服务行动,积极参与劳动争议案件,借助青年律师志愿者的力量进行案件调解,成效明显。该市已有14名青年律师报名参与劳动纠纷调解公益服务行动,目前累计参与劳动纠纷化解8起,成功调解5起,调解成功率62%。

五、多部门“联动调”一是仲裁监察联动。市仲裁院和监察大队建立信息沟通衔接机制,发挥“仲裁解决个案,监察规范整体”的作用,市仲裁院向监察部门提供企业违法违规信息,通过监察部门的查处,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防止劳动争议反复发生。二是矛调中心多部门联动。市仲裁院充分发挥各部门进驻市矛调中心的契机,在处理双方争议较大、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时,主动积极邀请市信访、法院、司法局、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矛调调解小组,通过各个角度开展调劳动纠纷化解工作,有效提升了疑难重大案件的调解效能。

余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打造劳动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机制,让更多的劳动纠纷争议化解在源头、消化在基层、终结在仲裁,有效强化了劳动纠纷调解能力,提升了纠纷调处效能。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余姚市仲裁委共立案受理案件593件,审结案件563件,仲裁结案率80.8%,调解成功率86.5%,有效地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