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人社资讯
索引号: 00248503X/2022-00013 公开日期: 2022-01-11

长兴县开出“乐业共富”班车 带动重点人群就业共富


发布时间:2022-01-11 信息来源:长兴县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为充分发挥就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扩中提低”目标,长兴县开出“乐业共富”班车,带动“四低”(低就业能力残疾人、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低收入农户)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复退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共富。自班车开行以来,延伸开发就业帮扶线上平台1个,排摸重点就业群体5000余人,召开线下重点人群专场招聘会2场,已实现失业登记11608人,帮扶53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登记2815人,帮扶984人。

一、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班车“路线”

一是承上启下规划路线方案。在贯彻落实湖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乐业湖州”共富班车有关指示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工作环境、岗位待遇、技能培育等10余个课题深入企业、基层人力资源服务站、村社区一线开展调研,联合县共富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等重点就业人群主管部门集体会商,优化部门资源组合配置,形成“乐业湖州”共富班车(长兴站)方案,目前已由多部门联合下文并组织实施。

二是三级联动实施就业举措。县级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指挥部”,共享信息绘制重点人群“求职画像”和企业爱心岗位“招贤榜”,组织开展小范围、多频次的精准劳务对接。各乡镇分区包干,“按图索骥”开展实地走访校准,协调区域范围内人岗对接。各村(社区)发挥“毛细血管”优势,对辖区重点人群建立工作日志“逐个盯防”,增加走访频次,因人施策帮扶。截至目前,全县271个村(社区)与优质企业达成就业帮扶结对,排摸掌握5000余名重点人群信息,绘制1365份“求职画像”,形成400余家企业“招贤榜”。

三是考核回访监督工作成效。将“乐业共富”工作纳入全县“民生实事”,开展攻坚考核亮晒,绷紧工作节奏。将重点人群“培训毕业就业率”作为重点考核指标,按照岗位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在技能培训后增加现场招聘、定点输送环节,实现“毕业即就业”的闭环管理,并根据上岗效果给予考核评价。目前,针对重点人群的保安、乡村厨师等5项技能培训即将开班。开展重点人群就业情况每周电话回访、定期走访慰问、群众满意度调查,对“差评”较多的责任单位,给予考核结果“一票否决”。

二、借力数字赋能,推动帮扶“提速”

一是依托改革提高共富效率。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整合相关零散报表、数据、信息,围绕“乐业共富”目标创建专项指标体系,精准反映重点人员就业共富关键问题,提高决策效率;梳理简化帮扶审批流程,避免同一事项重复作业,提升帮扶举措落实效率。

二是借助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在“数字就业”平台的基础上,将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应用场景作为“乐业共富”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抓手,提升基层就业服务能力。成立“数字就业”应用场景铺设专项指导小组,重点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在线解答等方式推进各乡镇、村(社区)熟练使用数字就业驾驶舱和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模块。目前,已完成全县17个乡镇281个村(社区)应用场景铺设,确定村(社区)专职帮扶人员300余人,完成失业登记11608人,已帮扶53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登记2815人,已帮扶984人。

三是优化程序实现便捷操作。开发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场景配套服务程序,自动归集重点帮扶人员户籍地(或常住地、期望就业地)、“爱心岗位”企业注册地址或结对帮扶村(社区)所在地到各乡镇专属模块,形成实名制动态管理的“民生地图”,促进就近就业、高质量就业。将重点就业人群“求职画像”和企业“爱心岗位”需求碎片化、标签化,根据供需要求智能匹配,主动推送最优岗位。配套程序以微信小程序形式呈现,无须下载APP,通过二维码或链接即可一键登录,填报信息基本以“选择题”或后台批量导入进行,降低操作难度,扩大辐射面。

三、织密保障网络,护送掉队“乘客”

一是动态监测紧盯管理清单。建立重点人群就业帮扶监测平台,综合运用社保参保、市场监管、用工监测等平台数据,加强重点人群和企业用工跟踪服务。实施计划裁员企业清单管理制度,提前介入开展监测、分析,跟踪处理员工分流、社保接续、再就业培训等工作。定期回访已就业的重点人群,密切关注其社保停保、断缴等情况,对确已失业的人员主动介入调查失业原因,适时启动帮扶程序。

二是政企合力鼓励爱心设岗。在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村(社区)等单位新增公益性岗位300个,并给予设岗单位每年一万元岗位补贴。鼓励企业开发不限年龄、不限技能、不限学历、保障待遇的“爱心岗位”招用“四低”人员,对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年期1000元/人每月的岗位补贴。以开发就业岗位10个以上,其中爱心岗位不少于1个;招用就业重点群体10人以上,其中“四低”人员不少于1人;员工队伍稳定、参加社会保险且薪酬待遇高于同类岗位为标准,遴选100家典型企业授予“用人示范企业”称号。

三是持续关注强化慰问辅导。推出重点人群帮扶热线、专属帮扶微信号,安排专人接待收集信息,及时反馈基层帮扶人员核实启动帮扶程序。在常规走访的基础上,定期由“联合指挥部”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长期未就业重点人群,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的上门服务。联合民政、妇联深入村(社区)、企业开展心理辅导、咨询问答,为重点人群尤其是残障人士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观念,积极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