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莲都:数字改革注新能,智慧仲裁开新篇
|
|||||||
|
|||||||
数字化改革是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过程。数字化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基础上的迭代深化,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 2022年2月9日,丽水市莲都区委书记张壮雄在的全区干部大会上讲话中讲到,我们要“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具体到仲裁工作领域,2021年莲都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系积极协助推行数字化改革在仲裁领域的应用项目,即“智慧仲裁”的试点推广工作。 2021年丽水市人力社保局揭榜了第三批省人社系统数字化改革“对标争先”试点项目提升“智慧仲裁”应用项目,莲都区人社局在2020年度完成省仲裁院开展的“建标准院、开标准庭、办标准案”试点工作验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成为该项目的试点联动县。莲都区仲裁院根据丽水市提升“智慧仲裁”应用工作方案和省厅《关于推进全省人社系统数字化改革任务试点的通知》要求,按照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系统集成原则,积极参与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推动智慧仲裁应用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更好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协同推进部门跨层级的配合联动,加速信息融合和数据共享,推动智慧仲裁业务协同联动、运行高效。 “智慧仲裁”应用项目的落地生根和顺利推广,始终坚持把握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现代化的数字化改革特征,推进了仲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仲裁工作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对仲裁今后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张壮雄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平安环境”,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正是维护社会安宁,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仲裁致力于维护劳资关系和谐,“智慧仲裁”通过其所承载的仲裁服务以及数据分析整合的功能,提升了仲裁的服务能力,并通过其内部数据资源为仲裁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局面。 “智慧仲裁”有效推动了省域内劳动人事仲裁领域的数据整合和业务交流互通。通过“智慧仲裁”应用项目平台,能够实时显示各地市最新的立案结案数、结案率、调解率等仲裁关键指标,并对案件所涉及的行业以及仲裁请求的类型都进行了精准的划分。通过以上数据的显示以及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对近期整个劳动用工领域的稳定情况和主要矛盾的集中点,以及各个行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和规范性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为下一步仲裁院开展相关工作,比如企业劳动用工规范化培训、对企业的定期走访、开展针对性的用工指导建议提供方向。 同时,针对个别企业和劳动者涉案次数较多的情况,平台也会予以及时显示预警,指导仲裁展开针对性的工作。针对涉案较多企业,仲裁将针对性予以重点关注,提前沟通对接,详细了解企业用工情况,提出规范劳动用工的指导建议,通过前期主动介入帮助企业防范用工风险,缓和矛盾纠纷。针对涉案较多的劳动者,仲裁将对所涉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并充分与劳动者沟通,如若涉及到恶意仲裁的,将及时予以提醒教育。 “智慧仲裁”进一步规范了案件的标准化办理,确保仲裁实体与程序公正的双保障。仲裁案件的办理不但要保证实体的正义,程序的正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平台对仲裁案件的整个办案流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案件办理进程提醒以及超期预警,将仲裁员的案件办理情况纳入监管,进一步提升了案件的办理质量,加大了仲裁案件办理上层监管以及社会监督的力度,督促仲裁员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办案能力,进而推动整个仲裁员的队伍建设,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了队伍保障。 “智慧仲裁”进一步提升了仲裁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申请调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且对于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在指定时间到庭参加调解或者开庭的,平台亦开通了线上调解和线上庭审的程序,以此完善了仲裁的服务渠道,提高了仲裁的办案效率。特别是我国现在仍处在应对疫情的关键时期,“智慧仲裁”能够在有效控制人员流动的同时不影响案件的办理进程,防疫与办案两手抓,两手不放松。 “智慧仲裁”于内服务政府,服务整个仲裁队伍,对劳动用工的和谐稳定和仲裁队伍的整体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于外服务群众,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仲裁针对性开展劳动用工规范性指导提供了数据支撑。 莲都区仲裁院将依托“智慧仲裁”,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继续秉承着仲裁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维护劳资关系和谐的使命,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