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送服务进企业,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 2022-03-0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服务做法和过程】

    一、志愿者服务。选派骨干仲裁员,以劳动争议易发多发的非公中小微企业为主,联系确定了10家有服务需求的企业,开展“送法入企”。同时,着重选择3家企业开展实地指导服务,分发普法宣传折页,与企业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梳理解决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内部沟通协商机制,开展争议预防化解等工作。 

    二、组织庭审观摩。组织全市六个镇(街道)7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人事干部参加仲裁庭审观摩活动。让企业人员直观感受庭审现场氛围,了解劳动争议处理流程,以案释法,体会实际管理中企业直面的用工问题,充分认识到劳动法律法规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对于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三、组织普法讲座。结合办案实际,向企业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提示和防范用工管理中的风险,解答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介绍企业内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经验做法,现场答疑释惑。

    四、实施流动仲裁。把仲裁庭审搬到企业相对集中的长安镇(连杭新区)仲裁庭,现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组织区域内企业负责人、人事干部代表旁听庭审,以案说法、当庭普法,把仲裁庭流动到企业“家门口”。

    五、开展网络庭审。受疫情影响,有的企业无法到达庭审现场,仲裁委核实情况后,为保证企业答辩、举证、质证等合法权益的实现,依托仲裁网络平台组织企业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终端,登录网上仲裁庭,参与网络庭审。


【服务成效和反响】

    通过送服务进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及用工管理能力,加强劳动争议源头预防,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