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四个模式”化解劳动纠纷

发布时间: 2022-05-1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着力和谐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劳动仲裁立案受理之前,通过前移纠纷解决端口,有效减少进入仲裁庭审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时间从实质上化解纠纷,探索形成“个模式”,为企业职工搭建一座和谐沟通的“连心桥”

一是“联处联调机制模式按照“提前预防、及时介入、快速化解”的工作方针,实现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案件统一口径入门、基层预先化解、平台自动分流的衔接机制,强化劳动纠纷一体化治理能力。九县(市、区)仲裁机构全部入驻当地社会纠纷矛盾调处化解中心,集中整合司法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实行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极大地提高了纠纷处置效率,实现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全市县级矛调中心劳动纠纷处置指标85.20%

二是“快审快调速调模式。对于涉及简单的劳动纠纷案件,仲裁机构按照快速处置、协调优先的原则,实行“首问首接、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尽量在受理当日及时组织劳资双方开展调解实现“即来即调”“案前约调”“案外调解”等模式将农民工维权案件作为优先受理案件范围,畅通农民工维权“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78件,调解率为86.8%,结案金额2189.61万元。

三是夕阳红老干部调解模式积极探索仲裁前调解机制,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老干部+老娘舅”模式,特选派30余名调解经验丰富、乐于公益奉献的退休老干部进驻仲裁院由老干部们作为中立第三方主持调解,协调劳资双方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达到缩短结案周期降低群众诉累的目的。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成功调解21余件劳动争议纠纷,较好发挥了案息事了和法律宣传两方面作用。

是推广“智慧仲裁”办案模式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今年全市仲裁机构已全面推广“智慧仲裁”加速办案模式,通过迭代升级仲裁办案系统、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指挥系统、开发优化网络服务平台和浙里办“调解仲裁”应用三大体系,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强制执行环节无缝衔接,完善线上线下体系融合,实现劳动维权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仲裁服务新模式同时开展“线上”调解“线上”视频庭审等线上方式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为精确周到的劳动争议政策咨询及调处服务,引导办事群众理性、合法维权,减少或避免出现无理劳动纠纷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的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条件。今年来,全市仲裁机构通过网上网办率73.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