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彰显化解劳动纠纷巾帼力量
|
|||||||
|
|||||||
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扎实践行“枫桥经验”,在劳动纠纷化解工作上充分发挥巾帼力量,切实把劳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2021年以来,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女性工作人员除承担所有书记员工作外,成功调解案件681件,裁决215件。 一、多元调解,体现巾帼担当 1.发挥基层调解中坚力量。全面建成乡镇(街道)“1+X”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半小时维权圈。发挥女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释法明理,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如该区塔山街道的女性调解员,一人承担街道所有劳资纠纷的调处工作,2021累计调解成功59起,80%以上的劳动纠纷成功化解在街道。 2.探索工会调解情感模式。成立劳动纠纷调解工会工作室,探索“工会+仲裁”模式,以联合调解为基点,立足“法理、道理、情理”基础,注重“亲情、友情、乡情”感化,完善案前调解工作,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21年7月成立至今,派驻退休返聘大姐1名,成功调解劳动纠纷39起。 3.注入人民调解源头活水。成立劳动纠纷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3位曾在社区或街道工作的退休女干部作专职调解员,通过说法释理、分析利弊,耐心劝说双方进行换位思考,心平气和解决问题,快速化解劳动纠纷。今年2月挂牌以来,已成功化解劳动纠纷11起。 二、调裁结合,彰显巾帼智慧 1.强化源头化解。落实2名女仲裁员分片联络各镇街劳动纠纷化解工作,调动基层调解力量,探索基层工作人员兼任调解员、监察员、仲裁员“三员一体”模式,完善“立案预警+示范裁决+多元化解”机制,前置化解劳动纠纷,有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1年以来,共指导镇街调解案件500余件。 2.加速案件办理。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原则,推进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速裁机制,专设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90%以上案件实现5日内结案,最快当日受理、当日调解成功,平均办案周期不超过3天,比法定办案期限缩短90%以上。通过速裁机制累计处理案件398件,涉案标的合计735万元,调解率100% 。 3.发挥女性优势。发挥女性细腻耐心、善于沟通、共情能力强的优点,消除劳资双方对立情绪,确保案件办理过程中依法与温情兼顾。坚持调裁结合,强化定纷止争,追求案结事了,同时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女仲裁员办理的仲裁案件调解成功率75%以上,终结率90%以上。 三、助企服务,传递巾帼温度 1.送法入企勤指导。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掌握规范管理、劳动者权利维护等需求,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指导企业规范用工,3位女仲裁员共走访企业40多家,为2000余名劳动者进行普法宣传,发放法律宣传册2000余份。 2.上门调解赢口碑。针对涉众案件,仲裁院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下基层进企业,实现“家门口”化解纠纷。共下镇街12次,调解涉众型劳资纠纷 5批次,涉及员工261人,涉案金额433.46万元。 3.组织培训提效能。联合绍兴海智汇等平台,定期对区内企业负责人及人力资源干部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宣传法律知识,促进企业规范用工。2021年,为200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干部作“规范用工、减少风险”专题培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