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503X/2022-07705 | 公开日期: | 2022-07-04 |
金华市开展“十大行动”护航高校毕业生“就在金华”
当前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力条件,金华市深入实施就业政策加码行动等“十大行动”,护航高校毕业生“就在金华”、安居乐业,切实将稳就业惠民生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大学生就业6.03万名,发放各类促进大学生就业补贴4.8亿元。
一、实施就业政策加码行动。6月,对“智选金华”大学生政策进行迭代,集成“引育留励爱”5方面22个条款,形成在省内更具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大学生人才首次就业可享实习见习补贴、来金应聘交通补贴、就业补贴、大学生礼包等,免去其求职后顾之忧。以本科生为例,可享受600元/月实习补助、600元/月租房补助(或人才公寓租金5折优惠)、一次性1500元大学生礼包和3年共4万元的生活补助。今年累计已发放各类大学生补贴4.8亿元。
二、实施优质岗位发掘行动。卫生、教育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提早谋划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计划。对一般性岗位不设置工作经历要求,确保高校毕业生可报考事业单位岗位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通过进校设点现场报名、邮寄报名、网络报名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与事业单位应聘。积极对接在金高校,举办“毕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国企送岗进校园”“金彩有你”典型选树等内容,截至目前,已提供岗位2万个,收到简历8000余份。
三、实施就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学历证书加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在金高校大学生(含技工院校)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最高1000元补助,留金就业1年以上的,补助标准提高100%。全市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班毕业生,符合标准条件的,按照专科生、其他普通高校本科生标准享受相应人才政策。
四、实施智配直享暖心行动。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集合求职登记、社保卡申领、人事档案接收、公租房租赁补贴、毕业落户等具体业务,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事项全流程“跑零次”。打造“i金华”人才服务平台,集成3大类27小类151项服务。其中,引进人才生活补助、大学生礼包等六项人才补贴实现全流程“智配直享”。如,大学生礼包实现当天审核发放,引进人才生活补助实现每月一发放。
五、实施校企合作对接行动。聚焦“在金高校毕业生”“金华籍学子”重点群体,开展“名优名企进校园”“百场巡讲乡情留才”等活动,开辟“兰溪纺织”“东阳木雕”“义乌电商”等特色产业游线路,通过政策推介、岗位招聘、创业指导、产业观摩等方式,实现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校企对接活动136场,达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2800人。
六、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行动。推出“1+X”实习培养体系,为实习大学生制定专属培养方案、指定实习导师。落实大学生“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扩大就业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规模,及时摸排锁定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帮助其获得岗位实践机会。今年累计建成实习基地超500家,对接实习大学生超万名,开发见习岗位5059个,组织就业见习910人。
七、实施网络招聘服务行动。组织开展“百校千企十万岗”云招聘活动,云端发布5313家企业的11.5万个岗位需求,吸引570余万人次在线参与,促进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2.1万人。3月起,按照“一县一产业一专场”的模式,连续推出十天十场“2+4+X”重点产业云聘会,持续扩大云招聘效果。
八、实施岗位信息匹配行动。加强与“校友邦”“浙中人才网”“智联招聘”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向1万名金华籍大学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3126位学生与企业在线对接。开展“硕博人才专场对接会”,194名硕博人才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市县联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推出“一校一码一招聘”等措施。
九、实施创业创新扶持行动。利用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以及最高5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创设集“大学生创业联盟”“大学生创业园”“人才库、导师库、项目库”为一体的“一盟一园三库”创业帮扶模式,为初创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大赛20场,强化优质项目跟踪服务。
十、实施实名就业服务行动。以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开展“就帮到底”先锋护航行动,实现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动态跟踪和闭环管理。例如,金东区实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平台”每周清零机制,根据毕业生具体情况进行岗位推介,今年已成功帮扶4683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