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503X/2023-08417 | 公开日期: | 2023-10-17 |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30号提案的答复
分享到: |
沈慧、姚金环、胡侃、黄道敏、章跃洪、冯雅等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30号提案《关于强化职业教育投入 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收悉。经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总工会,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精神,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同部署、同发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持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202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的意见》,解决了资金支持、人员编制、社会资本参与等一系列长期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热潮。遴选建设了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69个高水平专业群,“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173亿元,专门用于支持技工教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对标世界一流、产教融合紧密的技能人才培育高地。出台浙江省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材管理等7个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技工教育发展基础。联合省委编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浙江省省属公办技师学院机构编制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浙编办发〔2022〕18号),在省属技师学院实施报备员额制管理(各地可参照执行),推动解决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省技工院校合作企业达到6058家,共同成立产业学院83个,企业学院151个,校企合办“订单班”“冠名班”517个。截至2022年底,我省共有技工院校108所,在校生19.8万人,2022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8万人,开展社会培训61.7万人次。
二、持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深入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持续扩大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构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衔接的职教体系,推动技师学校和职业院校的课程学分互认,让职业教育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2023年,全省225所中职学校、49所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职招生人数17.36万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7.5万人,同比提高15.73%。大力探索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机衔接,提升高级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63所中职学校、2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中本一体化培养,中本一体化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2500人。 目前,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已高于普通高中教育,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2500元/年,为现有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1200元/年)的两倍多。
三、围绕产业优化院校布局。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紧贴产业办学,聚焦浙江产业发展特色,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专业设置上优先向全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全省中职学校专业布点2616个,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占比分别为4.2%、44.1%、51.7%。高职专业布点1615个,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占比分别为2.3%、44.6%、53.1%,专业同产业契合度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工院校专业群与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的联系与应用。我省13所技工院校被人社部遴选为第一阶段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6所技工院校成为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项目牵头院校。
四、落实校企合作激励政策。明确给予校企合作成绩显著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建设。2022年,共有16个省级产教融合联盟、2个产教融合基地、97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5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新纳入“五个一批”名单,合计达到29个联盟、22个基地、160个工程项目、159个企业、452个协同育人项目。强化部门和行业指导,成立由省级行业主管行政部门牵头、政校行企参与的13个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汇聚行业企业资源,指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217个职教集团,与9600余家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遴选建设20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14个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11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五、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前期,我省在台州市开展了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瞄准“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深度探索“以技增收”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工人股权激励改革,打造以技能型小镇、技能型社区、技能型乡村、技能型学校和技能型企业为载体的技能型社会建设基本单元,初步形成了技能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的良好生态,一定程度扭转了“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4月18日,省政府率先与人社部签署了《部省共建省域技能型社会合作协议》,总结推广台州试点经验,加快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
六、下步工作打算
你们关于强化职业教育投入,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为我们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加快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探索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总结推广台州市试点相关经验做法,全面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探索制定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分类施策引导职业院校结合当地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同时,积极引导各地引入社会资本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市场化办学水平,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专业服务产业为导向,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需求,优化技工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推进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69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建一批聚焦产业、突出创新、效益显著的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带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技工教育改革,推动各地技工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深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适应浙江产业发展趋势,按照一体设计、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中职和高校联动推进长学制人才培养,加快研究制订长学制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跃升。
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朱司仪(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电话:0571—87053055
邮编:31002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