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打好调解“组合拳”,力促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
|||||||
|
|||||||
奉化区劳动仲裁院持续优化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夯实基层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基础,构建立体式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推动劳动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2023年50%以上的劳动纠纷在30天内化解。2024年1月,调解成功率为100%。 一是建立多层级组织,助推纠纷“就近解”。以全覆盖为导向,在全区设工会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设立企业联络群,打通联络渠道,帮助大部分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夯实基层调解组织属地化解责任,采用“仲裁员+调解员”的结对式指导模式,提高基层调解员业务能力,助推矛盾纠纷不出企业、不出乡镇。基层案件化解率在65%以上。 二是汇聚多元化力量,探索纠纷“最优解”。聘任退休法官组建“案前调解工作室”,协同工会等部门创办“调裁诉”三方工作室,依托区社会治理平台,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同步开通网络调解通道,打造“在线调解”模式,为当事人提供更便捷、更多样的纠纷化解路径。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工作,增加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为调解协议保驾护航。 三是抓住多环节契机,实现纠纷“快速解”。将调解手段充分运用于案件始末,分阶段、分类别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案件调解率。如在案件受理后与开庭前的空窗期,深入剖析案情,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有效沟通;开庭前,采用“背对背”“辩论式”等调解方式,多方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开庭后,分析案件利弊,采用“明牌式”调解法,促成双方成功调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