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多措并举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发布时间: 2025-02-0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期,一起“员工投诉某公司未支付工资”劳资纠纷案件,东阳市人社局接到投诉后,立即启动快速调解机制,工作人员耐心调解,讲清员工工资必须支付,经调解企业当即同意支付员工拖欠工资,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2024年,东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和谐东阳劳动关系为抓手,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一、健全协调机制 奏响矛盾纠纷调解化解“和谐曲”

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商三方协调机制。通过人社、工会、工商联和企业家联合会三方四家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广泛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构建和谐东阳劳动关系、建立“人社+工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二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管理员和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提升劳动关系基层治理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夯实和谐劳动关系之基,全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蓝图。2024年培训449人次劳动关系协调员,截止目前,有劳动保障督导员45名,劳动保障管理员77名,劳动关系协调员3343名。截止目前,我们有劳动保障督导员45名,劳动保障管理员77名,劳动关系协调员3343名。

二、注重源头治理,扎牢保障劳动者权益“防护网”

一是注重源头治理,创新培训机制。在关键时间节点,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镇乡街道全面开展欠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主动排查化解欠薪隐患。定期前往工地、企业举办“开工第一课”劳动用工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活动自开展以来,组织培训开课114场次,涉及企业9950家,涉及劳动者40.72万人次。集中走访服务企业数251家,服务劳动者2.654万人,为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劳动关系更和谐。

二是线上线下维权,创新宣传机制。通过维权短信群发、微信精推等方式推广东阳安薪码,畅通线上线下维权途径,全量吸附欠薪线索在本地。共计发放宣传资料7800余份,张贴推广东阳“安薪码”2万余份。在新业态行业运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宣传390次,用实际案例引导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用工、合规务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狠抓改革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曲”

一是源头治理创新办案机制。紧盯春节、开学季等关键时间节点,督促市行业主管部门和镇乡街道全面开展欠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主动排查化解欠薪隐患。同时依托治理专项小组,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工作督导,确保排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聚焦政府、国企投资项目欠薪全面排查,对发生过欠薪线索投诉的20个项目实行“一案双查”,发函财政及国资、教育等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同步自查资金到位情况,确保政府国企投资项目不欠薪。

二是打造“一站式”调解新模式。围绕快速解决争议的需求,我们优化形成了“人社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纠纷化解格局,建立了“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纠纷处置模式。企业内发生劳动纠纷的家门口现场调,影视业内发生纠纷影视业一站式中心“就近、就地、就快”维权。工伤领域推动出台《工伤仲裁诉讼深度融合机制》,由市法院、仲裁院、工伤认定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实现矛盾纠纷的高效处置。实施“调解仲裁+劳动监察”工作模式改革。加大“互联网+调解”平台争议办理力度,创新实施“调解仲裁+劳动监察”、“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工作模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