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人社资讯
索引号: 00248503X/2023-08535 公开日期: 2023-12-27

萧山区“三维并举”筑牢社保基金监管“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3-12-27 信息来源:萧山区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萧山区锚定“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目标,聚焦防范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创新“破”“立”结合的监督思路,探索多样化追缴手段,严守社保基金安全底线。近五年,全区共追缴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1706.16万元。

一、聚焦数字赋能,铸就风控智治“强引擎”。一是“技术防”与“数据防”并重,紧盯事前预防。坚持关口前移,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跨险种数据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实时掌握卫健、民政、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智能筛查待遇发放资格,及时发现并纠正“错、漏、差”数据,每月自主比对待遇数据42万余条。利用部、省基金监管系统,依托“浙里社保基金安全在线应用”“杭州社会保险智治平台”等数智成果,以重复领取待遇、死亡冒领、“假人”骗领为重点,组织开展全险种疑点数据专项核查。今年月均处理疑点数据220余条。二是“平台防”与“系统防”共建,强化事中处理。创新开发“精密智控”违规领取待遇人员长期跟踪系统,对于前置筛查比对中发现的违规领取待遇情形,建立违规档案,记录待遇类型、违规情形、涉及金额、拟处理建议等,实现待遇处置工作“步步留痕”;对于丧失待遇领取资格、需退还多领待遇、多地重复领取待遇、服刑记录影响待遇的当事人或家属,自动生成相关法律文件,实现文书模板“深度集成”;通过设定12个显示字段和8个筛选字段,推动违规领取待遇信息可视化,实现台账显示“一表通览”和特定人群“靶向检索”。三是“追踪防”与“周期防”齐抓,完善事后管理。为打通待遇追缴“最后一公里”,在系统场景下专门开设“跟踪人员退费管理”模块,对经济确有困难的被追缴人员,签署分期还款协议,推动其在保障每月基本生活下退还多领待遇。针对人工定期核验还款费时费力的情况,创新还款到账智能录入、还款时间自动显示、催缴到期自动提示等功能。此外,通过接入“萧山人社”短信网关,打通技术壁垒,实现催缴告知信息“一键发送”。自模块开发以来,累计纳入分期还款管理45人次,涉及金额110万余元。

二、发掘多元视角,开辟基金治理“新航道”。一是推动警示宣传入脑入心。结合“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和萧山区人社局“红社之家”党建项目,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反欺诈、反冒领、反重领等警示教育,借助小视频、海报张贴、知识竞答等一系列活动载体进行集中宣传。参与群众4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70余人次。二是推动监督检查走深走实。强化“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模式,全力推行“线上+线下”监管。在内部自查、分管领导审查、稽核科室定期检查的基础上,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引入第三方审计。今年以来,每月抽查业务3500余件,开展专项审计2次,梳理问题事项126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排查并整改,共修正17793条数据。三是推动警示管理自觉自省。召开警示动员会、要情形势分析会,开展典型案例通报,举办风险防控讲座等活动,覆盖社保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信息化管理机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案明纪、以案促廉、以案释法,进一步筑牢社保基金是带电“高压线”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近三年,共组织专项活动13次,参与工作人员超1000人次。

三、加强多跨协同,织密联合追偿“安全网”。一是联动机制汇聚合力。为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萧山区人社局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八家单位率先在全市建立违规领取社保基(资)金待遇联合处置工作机制,通过理清2个实施主体、找准2个关键环节,从适用情形、具体措施和主要依据等3个方面辨别出18种不同情形,并对照24个法律规定,分设10个对应解决办法,同时对追缴违规领取社保待遇的关键环节、具体情形、待遇核定等规定一一明确。二是加强协作打通堵点。通过建立数据查阅“白名单”互认机制,实现协同单位常态化数据共享,提高联合处置质效;在全市率先开拓撤销行政给付后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新路径,打通从社保经办机构发现问题到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堵点,解决账户被司法机关封冻的服刑人员待遇追缴问题。今年以来,已向萧山区法院、萧山区司法局调取待遇享受人员刑事判决信息70余件、社区矫正信息50余件。三是多措并举实施追缴。制定《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处理工作流程》,对于多地多险种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和涉刑人员领取待遇情形,联合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灵活采用邮寄送达、主动上门、联系单位协助送达等告知方式,提升追缴实效;对于当事人死亡后亲属多领待遇情形,通过行政途径责令退还无法解决的,创新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以不当得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今年以来,已民事立案8件,申请强制执行3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