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人社资讯
索引号: 00248503X/2023-08276 公开日期: 2023-07-31

临海市培育茂密“梧桐林”打造引才聚才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7-31 信息来源:临海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临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强市”工作部署,不遗余力打好人才招引“组合拳”、挖深人才资源“蓄水池”,加大招引力度、加速集聚成势,推动形成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努力构筑起引才聚才新高地。

一、构建“广纳贤才、近悦远来”的招才格局

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走有临海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一是政策引领,建立系统招引体系。出台《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三十三条意见》《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和实施细则近20个,汇编人才新政“3.0”,全面提升人才待遇、拓宽引才渠道。二是平台驱动,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高标准谋划灵江科创轴、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海经济开发区“一轴两翼”创业创新发展格局,先后建成臻诚创业园、科创中心、杜桥眼镜产业园,东塍灯饰产业园,大田时尚休闲园等能级平台,2022年,5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入驻大田臻城产业园。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立临海—上海创新飞地项目,面积1.09万平方米,充分对接上海人才资源,为临海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三是求才若渴,打造引才一号工程。全力推动“500精英”创业创新项目引进,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等一线城市设立引才工作站,并通过以才荐才、以赛引才等方式,吸引创业创新项目集聚临海。自2019年以来,我市举办“梦享古城 智创未来”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4届,引进创业项目25个,落地运行17个。2022年,认定“500精英”项目5个,其中院士项目2个、领军项目3个,入选500精英计划创业人才32人、创新人才5人;今年已储备创业创新人才项目40个,计划于7月进行评审。

二、开辟“鸿雁南飞、好事来临”的引智路径

着眼于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储备人才资源,构筑后发优势。一是广抛“橄榄枝”。主动对接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开展“引博来临”专项活动,先后与60余所省内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17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截至2023年6月,赴外招聘引才17场次,举办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7场次,邀请10所高校师生考察、交流、实习等8批次220多人,新引进大学生5741人,其中青年大学生3485人。二是拓宽“引水渠”。聚焦青年学生就业实践,创新建设高校毕业生“来浙实践”数字化应用,横向协同组织、教育、团委等8个业务部门和19个数源系统,归集50个部门、63个镇街社区和500多家企业推出企业、政务、社区、公益等7大类社会实践岗位1.2万余个,采集青年学生身份信息、专业技能、实践意向等信息1.8万余条,推动各地青年“来临”实践3147人,达成就业意向1082人。工作入选省人社厅数字化改革2002年第三批“最佳应用”,获省委改革办数字社会“最优理论”,高分入选省数字社会案例集。三是种好“技能树”。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1个技能小镇、2个技能型社区、5 个技能乡村、5个技能型校园“1255工程”,全力推广《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和《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新增技能等级自主备案企业10家,全市总量149家,等级认定培训项目增加到30多个。截至6月,已开展技能培训1.6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000多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00多人。预计全年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实施市级大赛项目10个以上。

三、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

从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抓起,加速建设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简化政策流程。坚持常态化实地走访企业,关口前移、服务提质,手把手、一对一辅导企业人事申报人才政策,通过“无形认证、政策找人”模式,免打扰精准兑现人才待遇。今年1-5月,审核发放大学生安家补贴、租房补贴1300人次共计770万,排名台州前列;企业新培养或新引进副高以上专业职称人员薪酬补助478万,是台州市内唯一;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安家补助计44万元。二是优化人才服务。推出“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次见面、一杯清茶”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台州人才码”应用涵盖旅游服务、运动服务、观影服务、住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机场服务、文献服务、金融服务等内容。上半年,人才码申请人数近2万人,排名台州第二。积极组织“扑通一夏·不熟的朋友”派对,中秋座谈、端午沙龙等主题活动,丰富在临人才生活氛围,形成全社会关爱人才的氛围,全面提升来临人才的归属感。三是深化专家共富。聚焦重点领域、乡村振兴需求,积极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联系,构建“线上+线下”专家对接模式,量身打造“企业技术壁垒攻坚”“民生共富志愿服务”等专家下基层、进企业活动,智聚山海、助力共富。累计为辖区朗杰电子、仙琚药业、顶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援6场次,组织医疗健康讲座6场、送技能活动10场、农技术下乡8场、安全生产讲座3场。6月20日,涌泉柑橘专家共富活动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