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503X/2024-00044 | 公开日期: | 2024-02-01 |
奋力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力量——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2月1日上午,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张雁云副省长作出批示。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全国人社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厅长吴伟斌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会议由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旭明主持。
会议传达学习了张雁云副省长批示精神。吴伟斌指出,张雁云副省长的批示充分肯定了2023年全省人社工作取得的成绩,对2024年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全省人社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吴伟斌指出,2023年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行动,聚焦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推进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了力量。国务院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省人社相关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
一是系统谋划,强力推进,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取得积极成效。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强力推进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印发实施方案,实施“9大攻坚行动”和“35项攻坚举措”。“打造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高地”做法入选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项目分别入选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完善体系,精准施策,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成效明显。持续完善“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优化调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部署开展稳企拓岗增就业专项行动。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6.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浙省外劳动力新增100万人,在浙省外脱贫人口231万人。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创新开展“百万岗位进校园”专项行动,深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全年累计认定重点群体103.2万人,帮扶87.5万人实现就业,建成零工市场240家。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牵头做好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我省“大力推进劳务品牌建设,促进百姓持续增收致富”相关做法被国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简报刊发。
三是协同联动,持续发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加快构建。出台《关于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社保政策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负488亿元。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年初增加97万人,平稳实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指导杭州、宁波开展个人养老金先行工作。出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出台实施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实施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健全基金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我省优化“职工参保登记”事项在线办理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
四是健全机制,多点发力,“浙派工匠”金名片成色更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与人社部签订共建省域技能型社会合作协议。出台《关于开展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召开浙江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现场推进会进行全面部署。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8.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5.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9万人。深入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一流技师学院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全网曝光量超5亿次。我省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取得6金12银8铜81优胜的优异成绩。我省技能人才工作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
五是深化改革,系统联动,立体化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125万人,引进博士11267人。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主推进职称评聘改革,授予重大科研平台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权和社会化评审权,授予35家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权。出台境外职业资格与职称比照认定目录,加强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控。出台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建设。
六是强化引导,加强监管,收入分配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开展企业薪酬调查,积极推广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达2490元/月。加强国有企业薪酬分配调控,进一步规范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出台《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展省属事业单位社会化服务薪酬激励试点,完善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七是聚焦问题,标本兼治,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有力有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管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着力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基层人社大治理工作体系。印发《浙江省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数字人社建设。大力推进人社领域标准化建设,发布实施9项省级地方标准。深入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八是防范风险,护航亚运,全省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完善人社系统风险防控机制,全力打好护航亚运攻坚战。制定高质量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浙江无欠薪”行动,将根治欠薪工作列入省委综合考核和省政府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考核,着力打造“浙里无欠薪”品牌。组织开展“安薪护航亚运”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开工第一课”服务活动。我省在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连续6年获得A等次。
九是拉高标杆,突出特色,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标准和“当先锋、作表率”目标为牵引,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深度融合、一体贯通推进,持续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入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创新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失业保险待遇发放、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突出问题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4个专项整治行动。全省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激发,真抓实干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吴伟斌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全省人社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围绕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紧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以构建完善“六大体系”为抓手,持续深化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人社领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兼具人社辨识度和鲜明浙江特色的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为我省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一是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构建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完善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化开展稳企拓岗增就业专项行动,全力做好春节期间企业稳工稳岗,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困难就业群体精准帮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持续挖掘就业增长点,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在浙省外劳动力和中西部脱贫劳动力保持稳定。
二是深入推进制度改革,构建完善高品质共富社保体系。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促进城乡居保提标提质,推动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发展,研究探索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路径,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开展工伤保险风险隐患排查“清风行动”,守住基金安全底线。
三是全面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完善高水平技能支撑体系。落实部省共建省域技能型社会合作协议,完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持续推动技工教育提质增量,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差异化补贴制度,培养技能人才40万名,其中持证数字技能人才3万名。积极构建技能创富体系,探索打造技能创富型企业,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大力构建技能生态体系,创新打造技能型小镇、技能型社区等基本单元,推动技能型社会可感、可及。
四是强化放权赋能激发活力,构建完善高素质人才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向用人主体放权赋能、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擦亮人才引育品牌,全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100万名、博士1万名以上,培养数字技术工程师2000名以上。加快推进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建设,深化人才服务领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强外国专家引进使用和服务保障。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丰富发展业态,有效增强市场供求匹配度。
五是深化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构建完善高质效人社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管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建设。围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关系源头治理,深化开展“开工第一课”活动,压实行业主管部门根治欠薪监管责任和属地主体责任,持续擦亮“浙里无欠薪”品牌。
六是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完善高效能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的风险源头治理,做好全链条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预案,全程跟踪落实。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守牢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的底线。加强办事大厅、人才市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防范,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常态化开展检查督查,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吴伟斌强调,全省人社系统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视野,自觉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的大场景,坚持凝神铸魂强政治,坚持为民造福创业绩,坚持高质高效抓落实,坚持清正廉洁树形象,不断提升人社工作整体质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上,通报了2023年全省人社系统绩效考评结果,部分市、县人力社保局作交流发言。厅领导,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市、县(市、区)人力社保局主要负责人,厅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会议。